新兴人找工作、招工?赶紧戳这里!
新兴县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秋去冬来大地迎春。
这个冬季,在新兴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上,春天一直没走远,就在新兴江两岸,翘首而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各项事业方兴未艾,产业园区内车水马龙,人旺业兴春潮涌动。四十年来,在深化改革的征程中,新兴一直在书写传奇。
这样的传奇是如何书写的?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洗礼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人领路的,是振奋精神、顽强拼搏的新兴人书写的。
四十年,只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弹指瞬间,却高度浓缩了一座城市奋勇争先的历史;四十年,仅是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转瞬,昔日的山区小城却已变身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之一;四十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新兴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粤西广褒大地,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打造“新样本”,打好新兴江治理攻坚战,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声声雷亮,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互换新作为。年,新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两新一前列”战略目标,继续坚持“抓攻坚、亮牌子、补短板”的工作思路,带领全县人民抢抓先机,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创新进取,以抓铁榴痕的干劲,久久为功的精神,书写新时代发展篇章。
簕竹驿站
工业发展演绎“加速度”
产业是兴城之本,工业是产业之基,工业兴则经济兴。
新兴咬住“工业发展牛鼻子”,着力抓项目,加快夯实发展根基。年1-10月,该县9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0.31%,超过时间进度要求6.98个百分点;28项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3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83.98%,超过时间进度要求0.65个百分点;60项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19亿元。
引凤聚凤,才能借力发展。新兴着力抓招商,加快培育新增长点。紧抓顺德对口帮扶机遇,以新成工业园和禅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主载体大力招商选资。今年1-9月全县新增招商合同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80.26亿元,完成市下达该县招商任务(亿元)的72%;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9亿元,创税6.3亿元。
温氏南牧自动化生产车间
工业发展,重在创新。该县着力抓创新,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县创新中心今年新增了9家初创团队进行孵化,目前共有28家初创企业入驻中心进行孵化。
今年9月,新兴县创新中心孵化团队——新兴县禅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智能养殖云平台”项目参加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农村电商赛总决赛,荣获广东省团队组金奖,并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支队伍代表参加年底的全国比赛,这也是云浮市创业团队首次在该项赛事中获得金奖。
年1-3季度,新兴地区生产总值.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8亿元,税务系统累计完成税费收入37.31亿元,同比增长8.1%。
三产融合探索“新模式”
夜幕下,沿着六祖大道一路前行,现代农场、部锈钢企业、六祖小镇……一路上,美丽的新兴如一幅慢慢舒卷的发展画卷,勾勒出美丽的上扬天际线。这条大道是新兴新一轮发展的坐标轴,其建设历程的变化也折射着新兴发展时间轴。
年底,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开幕,新兴获选“年中国创新榜样”,成为全国唯一入选该奖项的县域经济单元。“三产融合”,这个在新兴高频出现的“时髦”词句,一下升温成为新兴年度热词。
“三产融合”,新兴的底气在哪里?
立足基础看优势。首先,新兴三产均衡,各有龙头。一产有温氏股份,是全国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市值多亿元,二产有不锈钢制品,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餐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三产有禅文化产业和温泉。
放眼全省乃至全国,这种组合较为罕见。另外,先行先试,经验可鉴。温氏股份年从“七户八股”集资元起步,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畜牧集团。它的产业从最初的养鸡,横向养猪、养奶牛、养鸭等多品种发展,纵向围绕产业链延伸,向上游的饲料、生物制药、农牧机械、粮食加工贸易等发展,向下游的屠宰、食品加工销售、物流配送等方面延伸,同时还跨行业发展金融、房地产、文化等产业,成为全产业链发展的一个示范。
该县县委书记唐谊提出,“扶持农业企业向二、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引导骨干企业从工业向一、三产业两头拓展,降低产业成本;发挥旅游三产优势,为一产、二产增加文化魅力,提升产品知名度,促进一二三产业紧密连接、协同发展,形成三产交叉融合、互促互融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三产融合、四化同步、城乡统筹的发展新格局。”
在此基础上,新兴明确提出打好“温氏、园区、六祖”三张牌。打好“温氏牌”,就是要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重点抓好现代农牧装备产业园建设,打造中国最大的现代畜牧经济集聚区;
打好“园区牌”,就是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目前由凌丰集团自主设计、自行研发、自主安装调试的不锈钢制品自动化生产线已点火运行,成为全国不锈钢餐厨具制品行业内第一条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
打好“六祖牌”,就是要通过抓好龙山核心景区建设,争取把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创建成为全国5A级旅游景区,推动三产协同交叉竞相发展,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在“现代性”基础上的高度融合,逐步走出了一条“新兴之路”,推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现代农业倍增“高效益”
走马新兴县乡村,只见一排排宽敞明亮的生态大棚内果蔬长势喜人、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养殖场中鸡肥牛壮……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新兴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壮大。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唱响富民主旋律。
新兴香雪牧牛图
新兴县围绕苗木花卉、水果、蔬菜、茶叶等产业,科学合理制定产业规划布局——在山区或半山区重点发展水果业,城郊区重点发展蔬菜业,边远山区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业,构筑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集中带。
在建设模式上,以天露山黑兔现代生态养殖园区为基础,以生态旅游农业为主题,建设集产业高效、科技培训、教育示范、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该县在新城镇和太平镇分别建设了两个国家农业部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在天堂、新城、太平、车岗、东成、六祖等镇建设10多个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呈现出冬种、出口、无公害、高新技术等多种特色,并通过农业招商引资,让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纷纷向基地集中,增强农业项目集聚效应。
与此同时,注重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园区科技水平,积极引导农业园区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加快实施农业精品战略,开展提质增效工程,大力推进农产品优质化。
近年来,新兴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市级30家,培育家庭农场多个、种养大户1.1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涌现出翔顺象窝茶、天堂紫米、禾泰农庄等一批上规模的特色农业企业。
温氏集团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销售收入超亿元,拥有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和1个有机食品。
放眼粤西,新兴田野独领风骚,但见漫山果树竞绿,遍地稻穗泛金,茶叶香飘山岭。现代农业将为新兴的农业倍添生机和活力,让农民收获无限的希望和喜悦。
新兴江整治“聚全力”
从洞口咀乘船,沿着新兴江水道,在清清流水上晃悠悠的漂着,但见江上白鹭飞天,两岸翠竹依依,令人沉醉不已。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以前充满黑臭的新兴江经过这几年的整治,原来可以这么美,真是让人惊叹!”新兴人这样评价。
新兴江之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是经历过“阵痛”、磨砺,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新兴江岸绿水清
年6月,新兴江被广东省环保厅列为市级挂牌督办重点整治项目。
新兴江整治刻不容缓,退无可退!新兴县痛定思痛,以决战之势,在全县范围内打响“整治新兴江、保卫母亲河”的攻坚战。当年6月19日,新兴县政府发布通告,全县境内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开展禁养区和违规养殖场的清理、治理工作。
年,出台史上最严10条“治水令”(以下简称“新10条”)。“新10条”明确新兴江整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科学治理、综合施策,通过“抓源头、治中间、清末端”,抓好新兴江污染综合整治。
在“治中间”方面,“新10条”要求,全面清理新兴江及5条支流米范围内生猪养殖场。至目前,新兴江及5条支流两侧米范围内家养猪场已全部关停。除了养殖污染,生活污染治理也是“新10条”的重点。
年,全县已经投入、已经建成、已经启动的环保设施项目和专项整治经费达2亿元,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2万吨)及配套管网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行,县城污水处理达85%,预计今年相关环保项目经费和投入超2.5亿元。
经过攻坚整治,新兴江水质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监测数据显示,新兴江出境断面(陈舍断面)水质稳定改善,年7月已达Ⅳ类水,12月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年以来基本稳定在Ⅳ类水,6月-9月更达到Ⅲ类。
行百里之半九十,新兴江治水不仅仅是歼灭战,更是持久战。
城乡面貌焕发“新颜值”
放眼新兴广袤大地,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县城扩容提质建设阔步前进,一条条承载着希望与幸福的公路,如彩练般在旖旎如画的山水间延伸。今天的新兴,一幅万物竞秀春满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城”与“乡”的融合,是新兴推进城市农村加速一体化最大的亮点。
初冬,在新兴县簕竹村良洞村,水泥村道从公路向田间房舍延伸,新型社区整洁的农民聚居点里,健身器材静静地躺在路边空地上;往房舍中央走去,曲径通幽之处,正是村里的文化广场……在这个普通的乡村,村民看得见的变化是不断丰富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村民们在“新型农民”角色里,正渐入佳境。
近年来,新兴县围绕城区景观、市容市貌等方面进行扩容提质,不断优化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禅意气息日渐浓郁。该县围绕人口集聚,完善城区配套,重点抓好惠能纪念堂、城市综合体、五星级酒店等一批地标建筑的建设,医院新院、新体育中心、惠能小学、湖北黄冈中学新兴分校、旧城区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县城。
同时,不断提升城区文化品位,抓好县城街道的立面规划,突出禅意和岭南风格,启动县城“一河两岸”街景立面改造和生态景观建设,完善街区、公园、城区路网的绿化,打造“一路一景”“一路一花”绿化景观,美化、亮化、文化城市环境。重点打造5条精品村、5条精品线路、条示范村,各镇掀起“三清三拆”的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高潮。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
脱贫攻坚下足“绣花功”
突出问题导向,做足绣花功夫,啃烂脱贫硬骨头。脱贫攻坚,新兴贵在做实。该县通过实施政策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决胜战,确保到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重点推进青梅、花卉、紫米种植、蔬菜、辣木、南药、粉葛、茶叶等特色农业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截至年10月31日,累计帮扶到村项目个,到户项目个,已拨付到扶贫产业项目近1亿元;全县已有71个光伏发电项目(包含散户),实现收益约万元;县政府统筹扶贫专项资金0万元投入新兴县象窝茶场有限公司,可实现贫困户年均收益约元;共组织开展扶贫专场或非专场招聘会共有12场,累计实现贫困人口就业人。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创新建立“资金池”、“项目池”,安排脱贫到村项目多个,打破过去多头申报,层层审批的困局,让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优化脱贫项目招投标程序,开辟项目“绿色通道”,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生活费补助和免学费、学前教育困难家庭幼儿生活费补助、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特困)学生生活费补助。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
基层改革筑牢“强支撑”
最近,新兴县簕竹镇良洞村村民老秦因为宅基地报批的事来到村基层公共服务站,原来要去镇里几天时间才能办好的事,如今一两个小时在村里就能办好。村民“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折射出新兴构建政务平台体系优化基层服务所取得的喜人成效。
车岗镇洞表村公共服务站
在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中,新兴坚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作为简政放权的“先手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头炮”。该县着力抓改革,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
组建了全市首个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目前进驻窗口部门(业务)40个、可办事项项,已梳理完成政务公开事项共项,预计年办件量超15万件,年接待群众超20万人次。县政府投资45万元建设的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现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公安(户政、出入境、交警)、住房公积金、供电等部门的自助终端机已进驻大厅。
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继续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先照后证”、企业简易注销等商改措施,从11月10日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降低市场制度性交易成本。
截至11月11日,全县实有市场主体户,共核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张。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确权任务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完成率99.10%;全县12个镇均建有镇级产权交易中心和招投标中心,设立县级“三资”管理服务平台1个,各镇已建具有农村“三资”监管职能和农村产权交易、建设工程招投标功能的平台。
与此同时,新兴县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党建阵地建设,建成党员工作坊、驻点联系群众服务室和党代表联络岗各个,搭建起党群干群沟通“连心桥”。完成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50个。抓好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县”建设,被评为“全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乡村振兴打造“新样本”
站在新兴县车岗镇洞表村村头的观景台眺望,远处的青山与近处的村庄相映成景,一副美丽岭南村庄的画卷尽收眼底。不经介绍谁也想象不到这个位置原来竟然是村民的猪舍。
“猪舍”变成了“观景台”、“危房”变成了“小花园”、“垃圾场”变成了“文化走廊”……这样的案例在新兴举不胜举。
村庄全新的面貌首先得益于新兴坚决打好“三清三拆三整治”攻坚战,这也是新兴县打赢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目前,新兴县已拆除危、旧、弃房间,面积471平方米,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宗。
县财政对全县条行政村,每村划拨30万元作为“三清三拆三整治”前期工作费用,已全部划拨到镇,落实35名县处级领导和个单位挂点扶持条美丽乡村建设。
该县成立了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挂牌成立了县委乡村振兴办公室,各镇也相应成立了乡村振兴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同时,分批组织了县四套班子领导、镇村干部、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村民理事会成员到浙江、福建实地考察,看先进、学经验。
提出了今年要完成环境整治任务的条行政村名单。35名县处级领导和个单位挂点扶持条美丽乡村建设,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含副主任科员)必须每月不少于5天时间返乡(籍贯所在自然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序、稳步推进,新兴县按照“一规、两园、三革命、四项指标、五级联创”的内涵,做到有规划,有家园、有田园,发力“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以农村“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和和美美”的四项标准,推动“市、县、镇、村、农户”五级联创。
除此之外,新兴还充分发挥“温氏模式”的积极作用,实现“墙内开花内外香”。成立扶贫开发平台公司,实行“温氏+县扶贫开发投资平台+基地+贫困户”,按温氏的养殖小区和家庭农场的模式运作,县政府统筹各级资金3.5亿元,建设扶贫养殖小区,力争达到年出栏12万头肉猪、1万羽肉鸡的产能,年创万元可分配收入,为每个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年增收约元,其中7个养殖小区年内可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数字看发展来源:云浮发布
更多往期精彩信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yl/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