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粉葛 > 粉葛栽培 > 正文 > 正文

这一桌东莞人的中秋家宴,也太香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8/9 11:39:52
<

又是一年中秋

在美食胜地岭南

每逢传统佳节

“吃什么?”总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除了应节的田螺、菱角、柿子、柚子

东莞人的中秋家宴

还能下哪些“功夫”?

下面

就邀你来这桌盛宴

在古色古香的园林之中

看看可园和粤菜的跨界联动

(友情提示:文末抽幸运儿直接送一桌)

可宴

属于莞邑的中秋家宴

年中秋

哪里的岭南生活美学气息更浓?

在东莞

不得不提的一处便是可园

这天,可园设了一桌家宴

以莲莲节节高、DOUBLE鹅、福可千日醉、

未荒黄菊径、秋日菊蟹图、莞乡有三蒸、

悟游鱼欢乐、黄旗罗八珍等十余道佳肴

宴请四方来客

菜品由东莞12位以上名厨

组成的团队研发推出

厨龄均超二十五年

特邀请前“米其林三星厨师”、“南方菜总教头”

谢锦松师傅作为研发顾问

莞人种荔枝、卖荔枝,也喜食荔。

荔枝酒中和了虾的腥气,留下了荔枝的甘甜与虾的鲜美。

在可园的“擘红小榭”中,园主常与宾客品园中荔枝,带膏大头虾在二居的画作中也常有展露。

擘红熟醉虾

水乡莞人中秋有喜食番鸭粥的习俗。

“十万买邻多占水,一分起屋半栽花。”

可园附近多水塘,池中也多种植莲藕。在这“占水栽花”诗意环境中,以莲藕苗炖鸭,更似二居画中意——撞水、撞粉法的居派花鸟画代表性技法。

莲莲节节高

“没有一只鹅可以逃出东莞人的餐桌!”

东莞人对鹅的钟情,三言两语无法说清。

在可宴中出现的鹅,选用东莞烧鹅、客家碌鹅双拼的呈现方式,取可园主人张敬修字“德甫”谐音为名,一鹅两味,粤语“德甫”和英语“Double”的跨界,彰显了东莞美食文化的包容性。

德甫鹅/DOUBLE鹅

东莞人钟情于可以大快朵颐、过足肉瘾的“焖腩肉”,如“粉葛焖腩肉”、厚街“云肉”、“咸菜焖腩肉”等。

以鲜鲍汁煨猪腩肉,浓香可口,肥而不腻。

鲍鱼又称鳆鱼,谐音“福”,便有了这道“福可千日醉”。

福可千日醉

池中种荷,窗下种竹,岭南人爱庭院之风雅。

在可园的“双清室”内,可见清廉之荷花和青青丛竹的摇曳生姿,墙上广式满洲窗色彩缤纷,为屋室增添了光影变化。

这红红绿绿,恰似一道源自清朝官府菜的翡翠鸽崧。腊味、鸽崧为红色,外一圈菜为翡翠色,形如荷花状,清新自然。因其手工繁复精细,当今市面上已不多见。

翡翠双清美

“未荒黄菊径,权作赤松乡。”

正值中秋,菊花盛开,东莞人有中秋“游耍禄”的习俗,广东地区“禄柚”、“和禄”指的就是柚子,有“和合富有”之意。

柚子鸡属于一道有着馥合味型的功夫菜,鸡肉汁水满溢,咸、酸、鲜、香,清爽开胃。

菜品结合广式烧鸡及手撕鸡的做法,拆骨起皮十分考验厨师的技法及刀工。

未荒黄菊径

菊花盈盈,膏蟹肥美,让人留恋。

每到中秋前后秋意浓时,可园主人张敬修常邀请亲朋好友及岭南名儒和画师在可园食蟹赏菊。

酒酣后的往来谈笑中,留下了众多以咏菊为主题的诗赋与画作。

张敬修之侄张嘉谟曾作《菊蟹图》,画上螃蟹用撞水之法,表现熟蟹丰厚鲜嫩的质感,配以淡雅菊花。

寥寥数笔,反映出可园秋高气爽、丰收祥和的氛围。

秋日菊蟹图

秋风起,食腊味。

东莞腊味属于广式腊味,但酒香更为醇烈,除了腊肠、腊肉,还有“白沙油鸭”、“金银润”、“鸭脚包”等产品,类型数十余种。

每年金秋送爽时,东莞家家户户在阳台上晾晒腊肠腊肉,串串腊味风中透香,这是秋冬时节老莞的重要仪式。“莞乡有三蒸”取猪肉、金蚝、鱼作为主料,融合了水、陆元素,凸显东莞丰富的自然地貌。

莞乡有三蒸

除了荔枝、龙眼,黄皮也是东莞常见水果。

“悟游鱼欢乐”选用野生黄皮精制成酱,极具岭南风味。菜名源自可园中的一座“红桥”,有联曰:踱红桥,悟游鱼欢乐因景;观曲水,思碧荷芬芳理由。

造型灵感源自“三分田七分水”的东莞水乡生活,摆盘似每年端午的东莞“龙船景”,有赛龙夺锦之意。

悟游鱼欢乐

楼成,置酒落之。则凡远近诸山,若黄旗、莲花、南香、罗浮,以及支延蔓衔者,莫不奔赴……

张敬修与宾客登可楼远望,名山历历在目,他素有诗人情怀,围桌而食、吟诗赏月,促膝长谈的幸福瞬间少不了满满仪式感的菜式。

“黄旗罗八珍”是众多莞邑乡人聚餐最具仪式感的美食,选用黑木耳及菌菇等八种食材,虽清淡素雅却“包罗万有”。

黄旗罗八珍

在老莞城,有大大小小的咸面老字号,门面低调不讲究,老板也从不吆喝,上门吃面的人多是常年来帮衬的老街坊。

一碗咸面,无论白天或黑夜,可配咸菜、鱼片、猪杂,也可加海鲜山珍老鸡汤。

丰俭由人,不讲身份,是吃一碗东莞咸面的逍遥自在。

万物咸新笑

莲藕、莲子、马蹄既是水乡特色食材,也常带有文人情思。

莲子羹、马蹄糕、莲藕酥——三道以本地特色食材制成的特色甜点,清爽淡雅中领略岭南水乡风情,又有雅士的文思巧趣。

月圆满庭芳

邀客

一口品尽秋之风味

张敬修在可园常邀好友共聚品茗

华贵的瓷制茶具、清雅的茶案

与朋友们共品评精心选来的好茶

在藏茶之都东莞

有茗“莞香茶”

莞香木“一克沉香一克金”

素手撷叶,翠羽迎客、红袖泡茶

不止品茗,亦品各式精致饼食小点、四季佳果

茗香交融,可谓一趣

一口梅花喜神饼,灵感来源自南宋《梅花喜神谱》。

“喜神”是梅花的别称,在古时人们有“画梅迎新”的习俗。于是,这红梅酥便有“品新味”之意。

梅花喜神饼

“四时常红”——是柿饼、杏脯、龙眼干、荔枝干。

荔枝、龙眼是东莞名品,搭配时令柿饼、杏脯,在品尝时,感受到的,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丰收喜悦。

四时常红果

冬赏红梅秋访兰,夏采红荔半室香。

以东莞可园四季及岭南画派先师“二居”十二花神图为依据,以色捕形,以味传意,制作烹调以广式酥点明暗技法、东莞非遗什锦菜制作、东莞名优农产品、可园岭南建筑等为灵感,融汇创新的小食。

其中,“园有兰惠芳”充满笔墨书香。“兰惠”是对文人君子的雅称,故以摊开的一本本书卷为造型。

“问花可解语”源自张敬修的五绝《问花小院》:问花能解语,但愿惜韶华。莫似平章宅,花时不在家。

可园主人张敬修能诗善文,大雅君子,德才兼备。“大雅君子吟”取自“夫为大雅,卓尔不群。”

“擘红荔可香”形似荔枝,红脆米之下包裹爆汁虾丸,口感与肉脆多汁的东莞荔枝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曲水绕可亭”造型灵感源自可园中绕水而建的六角可亭,又因东莞有始于明末清初的古牛墟,故选用牛展作为主材。

“不可枝头争”则如“花草精神眠梦思”的文人气节,像花生一样不向枝头争显耀,果实粒满自丰盈。

一桌可宴

凝结的是岭南的地道风物与至味人间

是莞邑文化

也是充满匠心的生活美学

上下滑动查看菜品

邀客茗点

莞香茶

梅花喜神饼(红梅酥)

四时常红果(龙眼干、荔枝干、杏脯、柿饼)

小食

园有兰惠芳(芥兰头)

问花可解语(兰花酥)

大雅君子吟(带子脆多士)

擘红荔可香(妃子虾球)

曲水绕可亭(卤水牛展)

不可枝头争(五香花生)

冷盘

擘红熟醉虾(荔枝酒浸虾)

莲莲节节高(莲藕苗炖鸭)

热菜

德甫鹅/DOUBLE鹅(烧鹅+碌鹅双拼)

福可千日醉(鲍鱼焖腩肉)

翡翠双清美(翡翠腊味鸽崧)

未荒黄菊径(柚子肉手撕鸡)

秋日菊蟹图(虎门焗蟹砵)

莞乡有三蒸(金蚝鲮鱼干腊肉)

悟游鱼欢乐(野生黄皮蒸龙利)

黄旗罗八珍(罗汉斋)

万物咸新笑(莞城咸面)

月圆满庭芳(莲子羹、马蹄糕、莲藕酥)

恭喜你看到这里!

是不是已经馋了?

想吃的粉丝们有福啦!

这次,阿莞直接抽一位超级锦鲤

送上这一桌子可宴!

欢迎大家

「金秋·进莞来」

点击下方小程序

每一步根据提示操作

右下角点赞在看

说说你最想吃哪道菜

统筹:市委网信办

来源:东莞发布×东莞市网络文化协会(部分素材来源于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

摄影:肖默、RexChu/影像莞(本文摄影作品为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擅自转载,否则将承担侵权责任和赔偿义务)

视觉:许跃鹏

原标题:《这一桌东莞人的中秋家宴,也太香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zp/12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粉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