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炮制方法葛根的炮制方法始载于《本草经集注》,梁代有“捶破、去心”,唐代有“绞取汁”,“水洗、晒干、切”,蒸等。宋代有醋制,炙制,焙制等;元时增加炒制,明代出现“煮”和“炒黑”,清代出现煨制,包括麸煨、纸煨、滑石粉煨、米汤煨等。
现代用的比较多的炮制方法是煨制,又以麦麸煨应用较多:取麦麸入热锅中火加热,冒烟后倒入葛根片,上面再撒麦麸,煨至下层麦麸焦黄色时即不断翻动,至葛根片焦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备用。
炮制作用对于葛根生品的炮制,有报道认为,葛根采挖后去皮洗净,截段或再纵切两三瓣,用硫磺熏2~3夜,晒或烘至六成干,刨片、切片均可,可使葛根饮片既美观又符合规格要求,减少碎片,降低损耗,同时能减少浸泡时有效成分流失。
研究发现,葛根经炮制后成分发生不同程度改变,如麦麸煨后,水、醇浸出物、总黄酮、葛根素以及无机微量元素均有改变;经不同方法炮制的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含量,麸煨品高于麸烘品和生葛根,且除炒炭对葛根素破坏严重外,葛根生品、米汤煨制品、麦麸煨制品、炒炭、炒黄和醋制品含量均高于生品。有研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得知,炮制前后成分种类无变化,但炮制后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此外,应用超声波/乙醇提取不同炮制法得到的葛根总异黄酮,发现炒葛根中含量最高,其次为麦麸煨、米汤煨、生品以及湿纸煨。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
葛根中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和甾体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同时还含有淀粉、氨基酸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异黄酮类化合物,如3’-羟基-4’-O-葡萄糖葛根素、丙二酰大豆苷、葛醇二甲醚和补骨脂甲醚等。野葛中还含有3-羟基大豆苷元,芒柄花苷,葛花苷、鸢尾黄酮苷、鸢尾黄素、尼泊尔鸢尾异黄酮。
-葛根-
药理作用:
葛根异黄酮具有抗衰老、增强记忆、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动脉硬化、抗心律失常、改善脑循环等心脑系统作用,还具有抗血小板凝集、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缺氧与抗氧化、收缩和舒张平滑肌、益智、解热、解酒与解毒等功效。此外葛根异黄酮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发生形成从而防止黄褐斑、日晒斑等色素沉积。
主要药效成分葛根素具有四方面药理作用:
1抑制肾上腺素对腺昔酸环化酶的激活作用,降低由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过高并减少外周阻力;可以明显地扩张冠状血管,改善缺血区的心肌血供;此外,可防治动脉硬化和促使血管软化。
2对抗脑水肿和星形胶质细胞肿胀。
3选用最低有效剂量的葛根素与小剂量阿司匹林组成复方后,降血糖作用加强且可维持24h以上,明显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
4对H细胞有明显的诱导功效,提取物可对Lewis肺癌、E肉瘤、ESC癌有有效的抑制功效。
葛根临床应用生熟有别,目前研究在炮制、药效物质基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为了更好地应用以及开发,应对葛根药材、饮片等加以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钟凌云,马冰洁,叶喜德,等.中药葛根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J].亚太传统医药,,10(17):18-20.
[2]夏立武,金羊平,樊如强,等.药食同源之葛根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名医,,10:.
[3]黄晓巍,张丹丹,王晋冀,等.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吉林中医药,,38(1):87-89.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