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粉葛 > 粉葛栽培 > 正文 > 正文

图文并茂避暑山庄皇阿玛的消夏圣地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26 15:09:44
01简介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的第二座离宫御苑,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山庄始建于年,于康熙四十七年(年)建成,更具备“避暑宫城”性质。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2抄绘平面图步骤

第一步:轮廓

可借助几个关键点画出大致轮廓。

第二步:山水

画出山水关系,考试时以拉线表示水面,等高线表示山体(论述题中大致表示即可)

第三步:建筑

避暑山庄中主要建筑不多,也矩形表示大体区域即可

第四步:标注

最后,把重要的建筑名称,景区通过引注。同时不要忘记写园名和指北针呀!03清初的避暑山庄

①建立背景

a.清王朝人关前与漠南蒙古各部结成联盟,建立蒙古八旗,入关后针对蒙族上层人士采取怀柔笼络的团结政策。b.沙俄企图扩张领土,收买蒙族上层以分裂我国北部边疆。蒙古族叛变使清政府意识到加强对蒙族人民的团结的重要性,将木兰围场建成避暑山庄,方便前来安抚边疆。

②地貌环境特征

避暑山庄北界狮子沟,东临武烈河。经过人工开辟湖泊和水系经整理后的地貌环境,表现特征有:a.有峰峦、山谷、原野、溪流、湖泊等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b.湖泊与平原南北纵深;山岭并列于西、北面;山坡大部分向阳;形成全园的三大景区: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c.狮子沟北岸的远山层峦叠翠,武烈河东岸和山庄的南面一带多奇峰异石,都能提供很好的借景条件。d.山区的大小山泉沿山峪汇聚入湖,武烈河水从平原北端导入园内,再沿山麓流到湖中,连同湖区北端的热河泉构成湖区的三大水源。e.山岭挡住冬天的寒风侵袭,具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条件。

③山庄内的建筑和景点

a、山庄内的建筑和景点大部分集中在湖区及其附近,一部分在山区、平原区。b.景点三分之二是建筑与局部自然环境相结合,三分之一纯粹为自然景观。c.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很疏朗,体量比较小,外观朴索淡雅,体现了康熙所渭“楹宇守朴”、“宁拙含巧”、“无刻桶丹楹之费,有林泉抱素之怀”的建园原则。d.康熙五十二年(年)修筑宫墙,园工历经10年至此全部完成。04清中叶后避暑山庄造园布局与特征①承德避暑山庄,于康熙时基本建成,到乾隆时期建新的宫廷区。乾隆时期的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家诸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②山庄的总体布局按“前宫后苑”的规制,宫廷区设在南面,其后即为广大的苑林区。

(1)宫廷区

宫廷区包括三组平行的院落建筑群:正宫、松鹤斋、东宫。①正宫共九进院落。南半部的五进院落为前朝;北半部的四进院落为内廷的建筑,均以游廊联贯,庭院空间既隔又透。②松鹤斋的建筑布局与正宫近似而略小,是皇后和嫔女们居住的地方。采用“欲放先收”的组景手法。③东宫位于正宫和松鹤斋的东面,地势低于前者。南临园门德汇门,共六进院落。

(2)苑林区

苑林区包括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三者成鼎足而三的布列。①湖泊景区湖泊景区即人工开凿的湖泊及其岛堤和沿岸地带。整个湖泊可以视为以洲、岛、桥、堤划分成若干水域的大水面。a.湖中共有大小岛屿八个,西面的如意湖和北面的澄湖为最大的两个水域,小水域为上湖、下湖、镜湖、银湖、长湖、半月湖等。湖泊景区的自然景观是开阔深远与含蓄曲折兼而有之。b.湖泊活水的来源有三:园外的武烈河水和狮子沟西来的间隙水,为主要水源;园内热河泉涌出之泉水;园内各处的山泉。c.湖泊景区集中全园一半以上的建筑物,是避暑山庄的精华所在。景区以金山亭为总馆全局的重点,以如意洲作为景区的建筑中心。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是烟雨楼,仿浙江嘉兴南湖之烟雨楼而建,为澄湖视高点,凭栏远望,万树园、热河泉、永佑寺等历历在目。清莲岛d.景区内共有三条游览线:第一,东路游览线始于卷阿胜境殿。依次参观水心榭的三座亭桥,镜湖及其洲岛上的建筑群和小园林。其中“文园狮子林”面积较大、设计极精致。第二,中路游览线始于“万壑松风”,下陡坡过桥即达“芝径云堤”。堤分三枝:一枝接“采菱渡”﹔一枝通“月色江声”;一枝往如意洲。第三,西路游览线起自岫云门,经“驯鹿坡”北行,纵深远处为山区“南山积雪”的对景。②平原景区平原景区,南临湖、东界园墙、西北依山,呈狭长三角形地带。a.建筑物少,大体沿山麓布置以显平原之开旷。.b.北端收束处建置园内最高的建筑物永佑寺合利塔。如意湖北岸有四个形式各异的亭子。永佑寺合利塔c.植物配置,东半部是“万树园”,水草丰沛;西半部是“试马埭”为草毡,表现塞外草原的粗犷风光。试马埭d.乾隆年间,万树园成为山庄内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乾嘉时期,皇帝常在万树园召见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的上层王公贵族、宗教领袖。③山岳景区山岳景区占去全园三分之二的面积,山形饱满,峰峦涌叠,形起伏连绵的轮廓线A.建筑布置隐密疏朗。显露的点景建筑只有四处——南山积雪、北枕双峰、四面云山、锤峰落照,以亭子形式出现。b.山地的小园林依山而建,艺术成就很高。如“碧静堂”和“秀起堂”。C.当年尚保留原始松树林,松林是山区绿化的基调。北枕双峰05总体评价①避暑山庄的三大景区,湖泊景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情调,平原景区宛若塞外景观,山岳景区象征北方的名山。②园内外的整个环境就是以清王朝为中心的多民族大帝国的缩影,象征寓意可谓与圆明园异曲而同工。避暑山庄作为塞外的一个政治中心,其大环境的创设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渲染政治活动的气氛。06主要景点

(1)松鹤斋

康熙时,皇太后来避暑山庄,居住在西峪的松鹤清樾。乾隆十四年(年),乾隆帝在正宫东面另建一组八进院落的建筑,题名松鹤斋,以供皇太后居住。绥成殿后依次有照房十五间,门殿三间,大殿七间名为乐寿堂,后改名为悦性居,是皇太后的寝宫。

(2)正宫

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包括九进院落,由丽正门、午门、阅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十九间照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组成。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后寝是皇帝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区。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种隆重的大典也都在这里举行。

(3)东宫

在松鹤斋的东面,地势比正宫和松鹤斋低。东宫的前面宫墙上另辟大门,称德汇门,为重台城门,形制与丽正门相仿。进入德汇门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七间、正殿十一间、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

(4)万壑松风殿

万壑松风的主殿。康熙帝经常在这里接见官吏,批阅奏章,读书写字。弘历继位后,将这座殿宇题名为纪恩堂。乾隆三十年,乾隆写《避暑山庄纪恩堂记》,纪念康熙皇帝对他的眷顾养育之恩。

(5)烟波致爽殿

烟波致爽殿:万岁照房北行过门殿,再北有殿七楹,进深两间,名烟波致爽,是正宫后寝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庄的寝宫。并列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

(6)外八庙

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属8座寺庙管辖,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承德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这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

(7)布达拉·行宫

布达拉·行宫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正北狮子岭南麓,占地25.79万平方米。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组成,两座寺庙先后修建于年(乾隆三十二年),年(乾隆四十五年)。因仿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和班禅行宫。布达拉·行宫景区为两座汉藏结合式寺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庄严。

(8)普宁寺

普宁寺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东北部武烈河畔,占地5.78万平方米。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宁寺和普佑寺组成,两座寺庙先后修建于年(乾隆二十年),年(乾隆二十五年)。取普天之下安宁、保佑天下众生之意。普宁寺内供奉有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普佑寺是喇嘛研习佛教理论典籍的经学院。这里僧侣云集,香火旺盛,是北方最大的佛教圣地。接下来,一起来欣赏纪录片——《航拍中国第3季》,领略避暑山庄的美吧~源自腾讯视频声明:·文中部分图片资料源自网络,若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zp/9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粉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