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粉葛 > 粉葛种植 > 正文 > 正文

粤菜图书馆中山特色菜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1 17:38:02

“中山菜”,另一个名叫“香山菜”,但集菜成书却屈指可数。广东科技出版社从香港万里机构引进的《中山特色菜》,是“好味家乡菜”丛书的4本之一,限于篇幅仅收录37道美食,遗漏了“芦兜粽”、“栾樨饼”、“水榄”、“菊花糠”、“禾虫汤”、“禾虫饼”、“菊花酒”、“荼薇酒/酱”等诱人风味。

《中山特色菜》的“内容简介”:

“中山菜”以清而不淡、鲜而不俗的特色,在广东菜中自成一派。其清淡少油的烹调风格十分符合近年来流行的健康饮食潮流。

书中的37道特色食谱,分为主菜、汤羹和小食三大类,都是地道的中山佳肴。如石岐蒜香鸽、小榄鲮鱼球、煎封罗氏虾及白水搅等经典美食均收罗其中,教你煮出原汁原味的中山好滋味,重温记忆中最深的乡情。

前言的“解味中山菜”:

中山人常说“中山出名厨”。只要去过中山的人,没有不被中山美食征服的。中山菜是粤菜系中独特的一支,以清而不淡、鲜而不俗的特色,在粤菜中自成一家。

选料广博

具体来说,中山菜最大的特色就是做工精细、选料广博,特色小食众多。这与中山本地物产丰饶不无关系。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水网交错,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稻谷、甘蔗、蚕桑、花生、水果、蔬菜、花卉等。另外中山靠近海边,海鲜资源同样丰富,使得中山菜有了良好的海产原料。

由于民生富裕,中山各地区的饮食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各乡各村不同的特色与风貌。按地区和民俗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以下主要流派“民田地区菜”以沙溪一带为正宗,讲究色、香、味形,口感要求嫩滑或爽脆,代表作是“沙溪三件宝”—家乡扣肉、清嫩白切鸡、入味焖洋鸭。

“沙田地区菜”以港口、民众一带为正宗,讲究实惠、醒胃、就地取材,咸鱼茄瓜煲、虾酱炒通菜、炒田螺等都是代表作以各种水产为主料的“小榄地区菜”自然源出小榄,讲究刀工火候、香酥爽脆,代表作是炸鲮鱼球、虾球、菊花肉等。

食材地道丰富的物产对中山菜的烹调方式形成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选料非常讲究,非本土地道食材不用,烹调手法也不断推陈出新,加以变化。许多著名的中山特色美食都是如此。

比如乳鸽,广东人常做常吃,但要属中山乳鸽最有名。其中味道最好的还是中山石岐乳鸽。酒楼对当地农场如何饲养鸽子,用什么饲料喂养,都有明确的规定。烹饪时选用13~14天龄的乳鸽,重点在于油温要控制到家,先炸乳鸽背,边炸边摆动。上台的乳鸽外表光泽诱人,吃起来皮脆肉嫩,汁水四溢,连骨头也是香酥的,不但滋味美还有补肾强身之功效。

另外,小榄地区的“炸鲮鱼球”之所以有特色,除以菊花入菜外,又因中山所产之鲮鱼尤为肥美。“炸鲮鱼球”的传统制法是以鲮鱼净肉配入生粉、水、腊肉粒(或肥肉粒),另加蒜蓉、陈皮、盐、糖等,搅拌至起胶;又放入生粉、滚水,再搅拌,放入配料,以同一方向,由慢至快地搅拌,然后挤成球状,入油锅炸至金黄色,便可上碟,碟边以食用菊花、生菜丝铺成图案装饰。食用时,还可配蚬蚧汁,使味道更加鲜香独特。

中山的著名小吃“三乡边肉濑粉”已有多年历史。濑粉以特殊工艺制成,韧滑爽口,类似桂林米粉。濑粉有汤濑、捞濑、炒濑等多种做法,配以切鸡、牛腩、叉烧、鲍片、鱼翅等材料,味道十分清鲜爽口。

口味清淡少油

中山菜能在粤菜中突围而出,还因为其清淡、少油、健康的特色。

所谓清淡少油,是指中山菜抛弃了繁复的做法,更加要求原汁原味。中山人在饮食上十分讲究健康,把药膳文化发扬光大,男女老少都知道中草药可以入菜:比如夏天食用莲藕章鱼绿豆汤可清热,鸡骨草石螺猪骨汤可以去湿热,粉葛竹芋菜干汤可以消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舌头亦被训练得十分“挑剔”。但是,再敏感的味蕾也抵挡不住中山菜的简约魅力。中山菜不甚花巧、简简单单的传统烹饪技法,却展现出不简单的原汁原味。

本书甄选了37道在家都可做出的中山菜食谱,指导读者亲手煮出地道中山菜。这些菜式都是广受欢迎的中山美食,反映出中山菜清鲜健康的特色,亦为人们的饮食生活指出一个新方向。

书名:中山特色菜作者:宋宝莹分类:菜谱、教材ISBN:-7---1出版:广东科技出版社年份:字数:7.5万字原价:15元人民币

(注:书中记述的食材和烹法,为当时的资料。读者在阅读和学习时,应以遵守所在地区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为基本)

已发布的图书目录:

,《中山特色菜》,《中国正宗潮菜第四册:甜品菜肴类》,《中国正宗潮菜第三册:果蔬素菜类》,《中国正宗潮菜第二册:家禽家畜类》,《中国正宗潮菜第一册:水产类》,《满汉全席菜谱(师爷书法)》(延伸读物12),《顺德名厨(第一辑)》,《广州蔬菜品种志()》,《广东清润糖水》,《漫话〈闲情偶寄〉》(延伸读物11)

,《鼎爷厨房2:怀旧风味撚手菜》,《鼎爷厨房1:家传粤式手工菜》,《种草吃》,《广东滋补糖水》,《黄振华经典粤菜技法》,《广东四季糖水》,《零副作用养生疗法—佘自强疗效植物手册》(延伸读物10),《广东名酒家特色菜:广州泮溪酒家名牌菜(二)》,《广东名酒家特色菜:广州泮溪酒家名牌菜(一)》,《大自然的食谱:米其林大厨的调味魔法》(延伸读物9)

,《蔡澜食材字典续编》,《蔡澜食材字典》,《四季饮食调理》,《罗坤点心选(1-4辑合订本)》,《罗坤点心选》(第四辑:筵席点心),《罗坤点心选》(第三辑:星期美点),《罗坤点心选》(第二辑:四季点心),《罗坤点心选》(第一辑:蔬果类点心),《花花菜》,《粤菜海鲜大全》

,《家有润田—都市菜园栽培实用指导手册》(延伸读物8),《潮菜心解—种潮汕味道》,《漫话〈随园食单〉》(延伸读物7),《北京饭店的广东菜》,《广州蔬菜品种志()》,《万家粤菜一本通》,《菜谱:中外海鲜四百味》,《筵席设计及菜单书法》,《粤菜精华(:水产禽鸟野生动物)》(许衡纪念周),《粤菜精华(:鸡鹅鸭牛羊猪)》(许衡纪念周)

,《粤菜精华(:分类菜谱)》(许衡纪念周)

,《粤菜精华(:星期菜谱)》(许衡纪念周),《粤菜精华(:名菜新篇)》(许衡纪念周),《粤菜精华(;续二:家庭菜谱)》(许衡纪念周),《粤菜精华(;续一:食林随笔)》(许衡纪念周),《粤菜精华()》(许衡纪念周),《肴馔全书()》(许衡纪念周),《杂谈饮食()》(许衡纪念周),《食谱丛谈(、)》(许衡纪念周),《粤菜存真(油印版)》(许衡纪念周)

,《舌尖上的素食养生-饮品、小炒、凉拌》99,《舌尖上的素食养生-汤粥、蒸煮、焖烧》98,《中药活用图典》(延伸读物6)97,《忠哥靓汤-24节气养生靓汤》96,《广东特产风味指南》95,《肚大能容》(延伸读物5)94,《越秀美食》93,《广州蔬菜品种志()》92,《广东客家菜》91,《顺德菜精选》

90,《粤菜诗集-常见粤菜的制作方法和技巧》89,《潮菜天下》(上下册)88,《粤菜之味》(《寻味广东》丛书)87,《寻味广州》(《寻味广东》丛书)86,《靠海吃海》(《寻味广东》丛书)85,《靠山吃山》(《寻味广东》丛书)84,《粤菜传奇》(《寻味广东》丛书)83,《百年老店》(《寻味广东》丛书)82,《广式糕点()》81,《鲜入为煮》

80,《香港海味》79,《南方甜品》78,《耕馀话蔬》77,《新荔枝湾食谱》76,《餐桌上的世界史》(延伸读物4)75,《何世晃经典粤点技法》74,《百变靓汤》73,《广东点心教材()》72,《广东点心(中级技术教材)》71,《中国小吃(广东风味)》

70,《广州点心技术培训教材()》69,《粵菜荟萃》68,《广州点心教材()》67,《食帖.面的奥义》(延伸读物3)66,《广州点心()》65,《广东菜:烹调技法》64,《广东菜:料头、汁和芡》63,《风味人间》(延伸读物2)62,《广州菜三百款》61,《寻味顺德.美味相传》

60,《寻味顺德.匠心独运》59,《寻味顺德.乡土之源》58,《中国菜谱.广东》()57,《广东美食》56,《兰斋旧事与南海十三郎》55,《广东食材广东味》54,《品味容桂》53,《广东菜》(、、、版)52,《粤菜烹调教材(上下册)》51,《品“味”随笔—彭树挺40年酒店餐饮拾零》

50,《白天鹅宾馆厨艺经典》49,《味的世界史》(延伸读物1)48,《西关风味趣闻》47,《菜谱:鸡味》46,《粤菜烹饪(中级技术教材)》45,《斗门味道》44,《粤菜烹调初级技术教材(试用)》43,《北京谭家菜》42,《粤菜烹调技术培训教材()》41,《粤菜烹调教材()》

40,《台山美食》39,《食典寻源—顺德名菜的美味故事》38,《潮州菜谱》37,《珠三角特色菜(广东风味)》36,《烹调、点心初级技术(试用教材)》35,《饮和食德—老店老铺》34,《粤菜烹饪(澳门)》33,《粤菜烹饪()》32,《岭南酒文化与广东石湾酒厂集团发展史》31,《岭南饕餮-广东饮膳九章》

30,《现代潮菜-一代食侠林自然菜谱精选》29,《开平食志》28,《饮和食德-潮菜的传承与坚持》27,《美极顺德-三天两夜寻味攻略》26,《广式烧腊.柱侯菜谱》25,《广东吉祥菜》(正版)24,《广东烧卤》23,《食在广州》22,《客家风味点心制作工艺》21,《广东吉祥菜》

20,《客家风味菜烹饪工艺》19,《讲食集》18,《潮式风味点心制作工艺》17,《塘鱼百味》16,《潮式卤味制作工艺》15,《顺德原生美食(下册)》14,《潮式风味菜烹饪工艺》13,《顺德原生美食(上册)》12,《广式点心制作工艺》11,《岭南美食传奇》

10,《广东烧腊制作工艺》9,《家乡滋味-番禺乡土美食漫谈》8,《粤菜师傅通用能力读本》7,《厨房佬的不败哲学》6,《广府风味菜烹饪工艺》5,《粤点诗集八十首》4,《粤菜溯源录》3,《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培训教材》2,《食在广州-岭南饮食文化经典》1,《美味求真》

粤菜图书馆

感谢掷金支持“粤菜图书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zz/5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粉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