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装”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原来,罗伯他年轻的时候梳个很光滑的西装头,街坊都叫他大西装,所以后来都这么叫了。
罗伯的萨琪玛生意在上世纪90年代开张,原店铺位于三洲旧桥附近。经过查证,萨琪玛是现今保存不多的满族食品,清朝满人入关时带了进来,后来成为广东人喝茶的点心。高明的大西装萨琪玛历经20多年,坚持传统方式手工制作。
第一步工序搓皮,在高筋面粉中加入鸡蛋搓15分钟后,进行发酵。
接着就是开皮,用木棍将粉皮反复延展和碾压10次,直到粉皮像纸一样薄,再切成小长条,炸到金黄色,再把煮好的糖浆均匀淋上,最后就可以成型了,整个工序需要3个小时。
一份不变的老味道当中藏着一份不变的初心。这个高明特产萨琪玛的起源,要从在年说起,当年罗伯跟着父亲在小巷做竹升面小食店生意。到了年公私合营后,罗伯在三洲供销社做职员,一干就是将近40年。年,罗锦荣又开设茶楼,后来改变思路,将茶楼转向单一经营,专注于制作当时茶楼最受欢迎的萨琪玛,逐渐形成品牌。
大西装创始人罗锦荣:
那时有一个形势,三洲变迁,环境的变迁,所以我们要改革。
罗锦荣女婿杜敏强:
这些是传统的食品,我们一直做,三洲即将旧城改造,感觉有点怀旧,我们会继续做下去。
匠心手艺,薪火相传。三洲开始拆迁后,原本的工场已搬迁到荷城街道的东升市场,共有3家门店,罗家老少齐心经营,日均产量件。
罗锦荣外孙女杜凤玲:
之后会结合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融合进去,尝试创新,我们也计划申请QS,将规模扩大,努力在全国各地销售我们的萨琪玛。
罗锦荣妻子何婆婆:
培养他们艰苦点、奋斗点,去做好大西装。
如今,这个高明十大手信不仅是高明美食文化的名片,更是传承着一种简单朴实、故土乡情的老城情怀。
记者:李玉冰曾锦峰
图片:曾锦峰
编辑:李静华
监制:李评
电视君精选
一批项目明年开工,出行更畅顺!
不说不知道,无人机还能这样用,违法无所遁形!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新闻!点给电视君加鸡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