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粉葛 > 粉葛产地 > 正文 > 正文

明日bull处暑省名中医池晓玲教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6/30 15:49:53
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619/9082809.html

明日8月23日是处暑节气了。

处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时至处暑,虽然白天天气仍然炎热,但早晚已有凉意,秋燥也逐渐明显,此时养生也要适当调整。

之后日夜温差将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那么,处暑应该如何养生呢?我们跟着名中医池晓玲教授学习吧。

1

精神调养

广东省名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教授认为: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2

起居调养

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气温日较差增大,此时,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3

饮食调养

处暑节气肝心少气,肺脏独旺,饮食上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饮食上宜多食咸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荠、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另一方面也可多食新鲜果蔬,多食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还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木形人:*参菊花粥舒肝健脾

体质特点:肤色苍,头小,面长,肩宽,背直,身体瘦弱,手足灵活,但体力不强,多忧虑。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饮食调养:宜多吃疏肝健脾、益气生津的食物,如太子参、山药、甘蔗、蜂蜜、芝麻等。

药膳可选择“*参菊花粥”:

*参15克,菊花15克,粳米克,红糖适量。将太子参、菊花、粳米洗净,先把*参用温水泡2小时,然后把粳米、菊花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煮至参烂粥稠,临吃时加入红糖少许即成。

功效: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金形人:百合山药内金粥健脾生津

  体质特点:肤色较白,方脸,鼻直口阔,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四肢瘦,动作敏捷,呼吸平缓。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饮食调养:宜多吃疏肝理气,健脾生津润燥功效的食物,如猪肉、鸡肉、白芍、百合、银耳、木耳、梨等。

  药膳可选择“山药百合内金粥”:

山药30克,鸡内金10克,百合20克,枸杞5克,粳米克。将山药、鸡内金、百合、枸杞、粳米洗净,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小火煮成粥。

功效:有健脾养阴,益气开胃的功效。

火形人:山楂玉米胡萝卜汤清热健脾

 体质特点:皮肤赤色,肩背宽厚,脸形瘦尖,头稍小,身材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对事物理解敏捷,走路时肩背摇动。其性格易生气,缺乏信心,多虑,性情急。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清热润燥、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甘蔗、山楂、荸荠、玉米、蜂蜜、太子参、玉竹、石斛、猪肉、鱼肉、鸡肉等。

药膳可选择“山楂玉米胡萝卜汤”:

生山楂15克,玉米克,胡萝卜克,猪瘦肉克。将猪瘦肉洗净切小块;山楂洗净,玉米、胡萝卜洗净切块,与猪瘦肉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5小时即成。

功效:有清热健脾,养阴生津的功效。

水形人:合欢花丹参清心解郁

体质特点:肤色偏黑,头较大,腮部较宽,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体型较胖,偏矮,腹部较大,怕寒喜暖。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饮食调养:宜多吃清热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猪瘦肉、鸡肉、百合、太子参、淮山、白术、茯苓、粉葛、沙葛、荸荠、薏苡仁等。

  药膳可选择“合欢花猪肉汤”:

合欢花15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香附6克,薏苡仁15克,猪瘦肉克,陈皮3克,大枣10枚。将猪瘦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陈皮浸泡去白,备用。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有清热健脾,清心解郁安神的功效。

土形人:佛手粳米粥疏肝健脾

体质特点:皮肤*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腿部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身材匀称,步履稳重。他们内心安定,喜助人为乐,爱结交朋友。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养肝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萝卜、茉莉花、猪肉、鸡肉、淮山、梨、荠菜等。

  药膳可选择“佛手粳米粥”:

佛手20克,粳米克,冰糖适量。将佛手、粳米洗净。将佛手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煎汤,然后去渣留汁,放入粳米,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再放入冰糖,稍煮即成。

功效: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4

运动调养

运动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如明·高濂著《遵生八笺》中的坐功:每日寅时,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吞咽津液。也可多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

本周推荐穴位:合谷穴

肺不喜欢燥气,在秋燥季节,容易导致*素积累。按摩合谷穴有利肺脏。

位置在我们的手背上,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单的取穴方法为,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为合谷穴。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以感到酸胀为度。孕妇慎用。

更多节气养生知识,可参阅专著《顺着节气养自己》(池晓玲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cd/8680.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粉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