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粉葛 > 粉葛成分 > 正文 > 正文

与历史人物共进早餐吃几个希腊人当早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2/20 12:55:42
与历史人物共进早餐/05/17

吃几个希腊人当早餐

散客月下

题图展示的是德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博士王冬妮老师亲手烤制的点心,据说味道“好吃死了”。就卖相而言,确实与她的研究领域很合拍——浓郁的古希腊韵味透出屏幕,弥漫出的书香气息超过糕点味道。昨天收到博士新出炉的大作《了不起的古希腊》——这是老散生日期间,收到的唯一一份来自朋友的礼物——虽然纯属巧合。更巧的是,这本书内容恰好与我正在PS4s《奥德赛》与《战神》鏖战中的战况合拍,对老散的“游戏古典学研究”大有裨益。哦,科普一下,何谓“古典学”?切莫望中文而生歧义。古典学之英文词“Classics”源自于拉丁文classicus,意为“最高贵的、最优越的”。古罗马时期的作家奥卢斯·格利乌斯(AulusGellius)被认为是古典学的第一位作家,他对“作家”的定义是“classicusscriptor,nonproletarius”(属于最高贵阶级的写作者,而非平民之辈)。古典学是一门在语言学、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考古学领域内研究古代地中海世界(前年青铜器时代—年近古时代,相当于中国传说中的夏朝到隋代)文化的学问,这个专业领域里基本没有什么亚非拉人民的面孔。所以,华人冬博,是了不起的古希腊研究者。冬博的了不起,并不在研究领域有多深(因为老散根本看不懂她的论文),而在于她表达得很有趣。首先,她本身就是一位很有趣的作家,有趣到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很有趣。其次,她研读古典学的初衷,就是因为她当年“神差鬼使地选了《古希腊文明》这门课,并开始随手阅览课堂读物。谁知一看就蒙了: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有趣的一群人,干了这么有趣的一切事!那感觉就像被高人开光,眼前流光溢彩,耳边仙乐袅袅,周身气血通畅。”[1]2那么,《了不起的古希腊》是怎样把拉丁文中有趣的事用汉语表达得有趣呢?首先,中国人读古希腊,最头大的是姓名,那一长串毫无关联的汉字组合,犹如魔咒。冬博“为了不让古希腊人佶屈聱牙、其长无比的名字吓跑读者,本书在部分人名的翻译上适当简化和汉化。”[1]2例如,波吕斐摩斯(Polyphemos)——那个独眼巨人,被简化为“波吕斐”。让他从早餐开启自己的故事,读来自然平实,令人过目难忘。“一大早,波吕斐挤了一些羊奶,又吃了两个希腊人当早餐,然后美滋滋地哼着小曲儿赶羊出洞了……”[1]69《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截图,老散屡败屡战,每一次失败都被充当一次波吕斐的早餐。它也不怕被我撑死。不过,今天我邀请的早餐客人既不是冬博,更不敢是波吕斐。而是希腊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的馆长,考古学家瓦莱里奥斯·斯塔伊斯(ValeriosStais)。年前的今天,年5月17日:他在清理在安提基特拉岛附近的安提基特拉沉船里发现一件古代青铜机械装置,该物体制造年代约在公元前到年之间(中国的西汉时期)。仪器看上去有点像后世的机械时钟,但已知考古史上第一个时钟直到14世纪才在欧洲出现。因此,专家们对这个齿轮状物体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用发现地的名字命名它,把它称为“安梯基齐拉装置”。最终,考古学家通过齿轮上文字解开装置功用,科学家依靠现代技术,复制出了“安梯基齐拉装置”,发现它是两千多年前的一台“超级计算机”。当时的人们用它来计算太阳、月亮等天体的运行规律。牛顿曾因为研究这一问题而绞尽脑汁,没想到古希腊人早已对此了如指掌。近些年,国内有一帮人,试图证明“人类文明均起源于中华文明”这一“命题”,在网络上制造了大量伪考据帖子,宣称:古埃及、希腊文明都是欧洲人伪造出来的,连金字塔都是后人堆砌出来的……却不知他们是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cf/6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粉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