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末好!今天,联播君包着被子给大家写推送,希望大家阅读时也能感受到温暖!
福建省气象台继续发布“福建省寒潮警报”:受强冷空气持续影响,今天我省气温继续下降,24~26日极端最低气温,西部、北部地区可达-12~-6℃,中南部的沿海县市-2~3℃,其余地区-6~-2℃。大部分县市有霜(或霜冻)和结冰。
这么冷的天,曾经困扰大家的“吃什么?”的问题,已经不在是问题,只要是热哒!而热乎乎的汤食总是能勾起人的无限食欲,暖暖一碗下肚,瞬间觉得身心都温暖了呢!人在福建,赶紧喝下这碗热汤吧!
福州?捞化
“老板,来一碗捞化,加鱿鱼、海蛎、猪腰...”,在福州的街头小店,时常可以听见这样的声音。寒冷冬日,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捞化,瞬间觉得浑身都暖了。
高汤是捞化的灵魂所在,一锅汤从开始到熬制结束最少要2个小时的时间,所成的汤是奶白色,并无添加其他东西。不管你早上八点来还是晚上8点来,汤的味道依旧的那么的赞。
厦门?沙茶面
鹭岛的冬天虽没有北方般冻人,但寒气依然有,此时特适合来一碗味香鲜辣的沙茶面。沙茶面的极致,花生酱香和沙茶辣的无间融合,辣中带香香中显鲜。
沙茶面的汤底是将沙茶酱放入大骨汤中熬煮而成,所用的面是厦门独有的水面,金黄油亮的水面口感才会顺滑Q弹。吃的时候先将水面和蔬菜在开水里烫熟后捞出入碗备用。然后加料,食客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选择食材,或海鲜或猪杂或素菜,再把所选食材放入沙茶汤中烫熟入碗,最后加入美味的沙茶汤,一碗的沙茶面基本大功告成。
宁德?芋头面
宁德,一座你来了就要吃面的城市,这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芋头面了。芋头面是将蒸熟悉的芋头与薯粉相混搅成团,用“蕃薯切”切成圆条状,放入滚烫的锅中,边切边煮,拌以牡蛎、芹菜等佐料。芋面中的红薯粉让面条很有弹性、够劲道,芋头的味道不重但却很香,是那种纯粹的香。滑滑的、热热的、浓浓的汤汁,十分入味。
莆田?卤面
对福建人来说,莆田卤面是像沙县小吃一样的存在,在福建的各个城市几乎都可以看到莆田卤面。V游君记得当时我们学校旁边就有一间莆田卤面店。冬天一到,几乎每天都和舍友一起去吃上一份。
冬天能量消耗大,对学生而言,莆田卤面着实给力,量多又美味。莆田卤面的面筋道足,一般从前一晚就开始筹备,汤底也是经过多道程序才熬出白花花的高汤,配料部分主要以瘦肉、香菇,虾干,干贝,牡蛎,蛏、韭菜为主。
泉州?面线糊
面线糊是泉州市乃至泛闽南地区的常见的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上过舌尖上的中国,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面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肠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人面线糊中,使油脂融入其中。面线糊营养丰富,是很多阜阳上班族早餐的最佳选择,再往加上油条,怎一个“好”字了得。
漳州?卤面
漳州卤面可谓是漳州的灵魂食物,几乎每个漳州人对卤面都有一定的情结。而且冬季来一碗热乎乎的卤面顿觉浑身都充满力量。漳州卤面的特别之处在于汤底,每个店家对于自家的汤底都有一套配方。但粉肉、炸肉、炸豆腐、酸笋、大肠这些标配佐料却是每个店家都有的。
漳州?鸭仔面
漳州鸭仔面的汤底是由鸭血和芦笋组合而成的,鸭血的鲜,芦笋的甜,这两样天籁之和能让平淡无奇的水极鲜至甜。
鸭肠、鸭心、鸭肝、鸭腿、鸭脖等配料都是吃鸭仔面的标配。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配料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文火熏烤而成,几乎成为了没有水分的干货。然而,一旦泡到面汤里之后,汤汁将令其迅速膨胀并具有极好的口感,此时无论是大块朵颐或是细品浅尝,都能体会到这里面饱含的温暖。
龙岩?清汤粉
平日里,龙岩的人们不吃米食的时候,清汤粉就成了主要的选择。清汤粉是以锅中滚水烫熟的龙岩米粉为主料,配以添加了特制调料新鲜猪骨汤,再依个人喜好铺上各种可口的佐料制成。经典的佐料品种有牛渣、咸肉、肉皮等等,若可能时还可搭配些时令蔬菜。清汤粉最主要的就是这清汤,这清汤粉之清汤犹如高汤一样,啥东西都能往里面煮,样样都配合得天衣无缝,无与伦比的好味道!
三明?兜汤
兜汤源于街头小吃,酷爱美食的清流人将之纳入家常食谱。清早吃碗兜汤,加上一个馒头或者包子就可以应付一上午,冬日来碗兜汤可暖身子,晚间要碗兜汤,权当夜点充饥。因为源于草根,因此以其平实美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南平?紫溪粉
紫溪粉与我们熟悉的桂林米粉差不多,但是口感相对与桂林米粉更显柔韧劲道,味道辛辣。无论是在大江南北的任何一个城市,面食从古至今绝对是一项不过时的美食之一,但味道最正宗的紫溪粉还是出自福建武夷山。紫溪粉的好吃并不在于它的做饭,而是源于武夷山当地的面粉干和独特的紫溪粉干的制作工艺,才致使其在粉类食品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资料来源:v游福建福建新闻联播转发、评论、点赞传递新闻正能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