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是一位中医美女硕士的中医成长之路,包含她与患者交流的一些心得分享以及案例分享,值得借鉴学习。
《素问·移精变气论》曰:“恶于针石,是病不许治也,既不许治,则病必不治,虽强治之,亦无功矣。”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让患者更加放心的接受治疗,与医师的沟通顺畅,可以收到超出预期治疗的效果。而薄弱、心存戒备甚至剑拔弩张的医患关系,即便诊治无误,也易生变卦是非。故患者找到自己信任的医师,并安心坦然的接受治疗,是患者医治身心的重要一步。本文只为更好的传播中医,记录每一位中医师的成长路程,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医,了解医师,为建立医患之间信任关系,搭建基本的桥梁。
01
李医师与中医结缘的故事
本期介绍的医师为李佩澜医师,在正式采访李医师之前,小编与李医师的很多患者朋友进行客观信息采集,总结发现大家对李医师的总体印象为:对患者非常负责任,事事为患者设身处地的着想,做事细腻、认真。
李佩澜医师
与中医的结缘故事,李医师回忆说道:“真正开始对中医感兴趣,却是因为针灸。那时初中同桌牙痛的厉害,吃了止痛药也是反反复复,人可哭的可凶了,结果找了个中医在手上扎了一针,就好了。
那时我也不懂什么头面合谷收啊,就觉得真是神奇啊。”
李医师本科求学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修读的是中西医结合医专业,期间进入汉古学堂,学习中药鉴定、炮制、针灸、小儿推拿、中医天文学等学科知识,正是汉古中医严格而系统的培训,烙下了纯中医治疗的印子,奠定了她的中医思维的基础。
李医师在年本科毕业,同年考取了硕士研究生,主攻风湿病方向,医院开始了3年的研究生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涯。
佛中医是医院,这样的氛围使李医生有机会对关节炎、风湿性疾病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年结束了硕士研究生学业的李医师回到汉古,同年在广中医一附院跟随耳鼻喉科的刘春松教授学习鼻内镜、扁桃体挑刺、烙治等专科疾病诊治。
0
医患关系的认识
聊到医患关系时,李医师认为良好的诊疗效果往往是建立在良好的医患沟通上,只有真正的尊重、理解、关心病人,设身处地的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的理解病人就医时的想法,为建立良性的医患关系打开通道。
李医师说:“我的研究生导师张小娟教授在这方面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甚大。
对每一个门诊患者,即便是要求慢病开药的,张老师也要求学生必须像接收住院病人一样,把发病过程一一问清,亲自做体格检查,并且在病历上仔细记录清楚,风湿病用药常是联合使用,用药频次繁杂,对记性不好的老人家,张老师便让病人去药房领药回来后,让学生逐一讲解并重点标记。
遇到行动不便的病人需要住院,张老师会让学生去推轮椅来安置好,再带他们去办理住院手续、社保、餐卡。
有时遇到暴雨大风天气,门诊大多停了,张老师也会去诊室坐诊,因为怕有些病人实在不舒服又找不到医生开药,不能耽误病人的病情。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尽管当下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在我跟诊的3年里,也从未见过哪个病人对张老师着急的。”
三、李医师对现代人健康的思考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李医生指出,现代人高压、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以及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作息方式,是百病丛生的重要源头。
中医强调“道法天地,顺应自然”,现代人养生,在重视形体塑造的同时更应该修心养神,不贪凉,不熬夜,保持心态的平和、心情舒畅,少生气,不纵欲,保持经气的充盈和畅通,才会有良好的生活状态。
现代人的亚健康问题普遍存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亚健康问题同样突出,并呈现病患群体更年轻化,器质病变不少,功能失调症状相对更为多发等特征。
如失眠、肠易激综合征、梅核气、紧张性头痛等非常常见,而且病患群体常伴有思虑过度、焦虑,忧郁、紧张、失落等心理表现,甚至以此为主诉来求诊,这属于中医的情志病范畴。
李可老先生曾说“凡病皆本气自病”。针对深圳人在高压的生活环境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群体性焦虑,李医师指出是人体“本气”劳损下产生的代偿表现,必须引起重视,及早调整治疗,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
03
李医师的行医特色
面对深圳生活节奏快,人们对疗程疗法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除了汤剂,针、灸、丸、散、茶、膳等中药疗法更加备受青睐,顺应时代,结合现代人的需求,李医师在临床上会熟练而灵活的运用中药汤、丸、散、膏、茶、食等内服,配合针、灸、罐、贴、敷、挑、刺、推、揉等外用法治疗调理焦虑,失眠,抑郁,过敏性鼻炎,痛经,月经不调,阴道炎,乳腺增生,不孕,中医减肥及美容,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变等疾病。
04
李医师治疗案例
(1)刺灸成药退表证
陈某,女,18岁,因“头晕痛伴发热天”来诊,测体温39℃,服用退热药及口服抗生素后症状反复,予商阳、耳尖放血后咽痛减,予灸大椎、外关、天枢后怕冷消,头痛缓解,额头、胸前汗出,仍觉口干明显,予小柴胡包,六神丸1柱冲服,嘱小时1次,当晚便出热退,嘱稀粥调养,未见反复。
丨医师点评:
外感常见,虽多不致命且有自愈倾向,但稍有不慎即易缠绵拖尾,影响工作生活甚大,小小针刺艾绒、柴胡六神,并不神秘,运用得当,却能助正退邪,不至表邪伏里,横生变故。
()茶调贴敷调睡眠
到店病人,青年女性,年岁不详,散步经过,入店咨询,自诉“睡眠不稳数月”,易上火,口腔、舌头溃疡偶发,失眠则咽干,起夜1次,即予乌梅粒、肉桂g配茶饮5包,嘱开水多次焗服,日一包,另予桂、萸等磨粉调敷睡前贴涌泉。一周后患者返店要求续配1月用量。
丨医师点评:
现代人体质多虚,熬夜饮冷均易致虚阳上越不归位,失眠咽肿痤疮易发,既明病理,则知医理,茶饮简便,方便饮用,贴敷外用,引火归元,也可安神助眠。
(3)动气针法治颈椎病
何某,女,0岁,因“反复头颈部僵硬疼痛半年余”来诊,诊断:颈椎病,当下予针刺1次后,头颈部当下活动如常,无疼痛,予内服中药5剂药后,嘱间予粉葛炖汤药膳调理。
丨医师点评:
动气疗法在颈椎病、肩周炎、局限性关节屈伸不利、腰椎间盘突出、岔气等关节疼痛中应用甚广,取穴简单,安全有效。
(4)雷火灸治关节炎
胡某,男,58岁,因“双膝关节肿痛伴屈曲受限1年余”来诊,MR提示关节退行性变、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后角撕裂,诊断“退行性关节炎”,予抽取关节腔积液、抗炎消肿等治疗后膝关节肿痛缓解出院,近一年双膝肿痛反复发作,下蹲受限。
当天予雷火灸行手法补泻后下蹲灵活,后共行雷火灸3次,配伍中药内服一周。追访半年未见发作。
丨医师点评:
雷火灸力专而宏,手法补泻有别,对寒性疾病,如关节退行性变、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痛风、腹痛、鼻炎、痛经等疗效显著,见效快。
(5)内服外洗褪湿疹
李某,女,0岁,因“反复足部皮肤湿疹瘙痒年余”,诊断“湿疹”,予中药内服调理周后足部瘙痒皮疹明显消退,体力胃纳改善,嘱加足光散外洗患处善后。今年夏季未见复发。
丨医师点评:
岭南地区湿邪为患,夏季阳气浮越,饮食起居稍不注意则易致内虚湿蕴,轻则皮肤出油泛红过敏,重则湿疹瘙痒,变化多端,煎药不便时轻症可疏中药数味如金银花等外洗,成药理中丸、四妙散等按比例配伍亦有能见效,随证加减,汤、丸、散、洗各有神通。
(6)汤剂调经祛痘痘
李某,女,17岁,因“月经不调3月余”来诊,患者诉因补作业熬夜后出现月经紊乱,周期15~36天不等,经期3~7天,量少色暗,四肢冰凉却怕热,面额部、面颊部多有痤疮,便秘,数日一行,便黏便不尽感。予中药调服1月后近月月经规律,周期7天,量多色红,面部痘痘消退。嘱禁熬夜饮冷。
丨医师点评:
女性调理必当调经,病时当治,病好当养,顺势而调,方能由内而外的永葆青春美丽。
I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汉古中医",作者/赖锦峰,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END·
编辑|白芷视觉|花椒
-商务联系-
青黛|(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yl/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