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粉葛 > 粉葛栽培 > 正文 > 正文

临港提示处暑处暑热煞老鼠不再来,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1 15:59:19

今天又是节气交换

原本处暑要热煞老鼠

可是,小编半月前就预测

临港今夏高温结束了……

  受到台风“天鹅”外围云系影响,这几天临港将保持局部地区阴有时有雷阵雨天气,最高气温也在30℃以内。

今年处暑交接时刻为今日18:37:15。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明暑天将近结束。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后,身体由夏天的开放排汗排毒状态转为收敛状态,开始为冬天存储物质能量,这个阶段应该注意:

1、处暑占有“暑”和“燥”两种外邪。所以,这个季节要早睡早起,早睡可以收敛阴气;早起可以舒展阳气。秋季睡眠以晚上9至10点入睡,早晨5至6点起床为宜,中午时分应注意午休,有利于保养精气。

2、睡觉时不能开窗而眠,腹部要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感冒腹泻。

3、饮食上宜多吃咸味食物,少吃辛辣、忌吃苦,以养脾胃。

4、运动健身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

《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天时才能秋冬不生病。

需要注意的是,

处暑一过,

气温君的脾气也变的反复无常。

多事之秋

一场秋雨一场寒,

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

可能会遇到感冒,咳嗽,肠胃炎等小麻烦...

不要怕!有我呢!

感冒

生姜红糖茶

做法:

生姜三片,红糖适量,开水泡饮。

功效:

生姜发汗解表,红糖补中益气,主治风寒感冒。

咳嗽

按摩太渊穴

定位:

掌心向上平放在腿上,在大拇指根部,会发现有一块突起的骨头。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同时放在这里,像号脉一样,会感觉到有一处地方在跳动,这个跳动的地方就是太渊穴。

功效:

止咳化痰,通调血脉,散化水湿,输送肺气。喉咙发干,甚至咳嗽、咳血都可以通过调理太渊穴进行缓解。

按摩方法:

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秋乏

多睡

保证充足睡眠,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每日睡眠宜增加一小时。

处暑后每日中午最好都睡一小时。

喝茶

适当喝些绿茶、咖啡,绿茶在防“秋乏”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防“秋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不适合饮用咖啡。

伸懒腰

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因为,伸懒腰能适当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大脑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适。

晒太阳

适量增加阳光的照射能有效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改善人忧郁的心情。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

养植物

“秋乏”状态与人体缺氧有一定关系,因此,室内可放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废气的花草。如柑橘、吊兰、文竹和绿萝等。

再来看看怎么吃!沙参百合鸭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

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材料

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肥鸭肉克。

做法

将北沙参、百合、鸭肉分别洗净,一同入锅,加入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至鸭肉熟烂,饮汤吃鸭肉。

功效

养阴润肺、清热化痰。适用于肺热阴虚所致的咳嗽咯痰,口燥咽干,肺结核咳嗽等。

燕麦南瓜粥材料

燕麦30克,大米50克,小南瓜1个。

做法

①南瓜洗净,削皮,切成小块;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

②锅置火上,将大米放入锅中,加水克,大火煮沸后换小火煮20分钟;然后放入南瓜块,小火煮10分钟;再加入燕麦,继续用小火煮10分钟。

功效

南瓜被称为秋季第一瓜,可以降脂、降糖,促进肠道蠕动,帮助人体排出氧化自由基和其它代谢的废物。

燕麦能有效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而改善血液循环。

芝麻菠菜材料

鲜菠菜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

补肝益肾,开胸润燥。

还得知道怎么玩!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有“出游迎秋”之意。

最后再送几个小妙招吃咸,润肺

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

饮食上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

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芹菜、菠菜等,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等。

茶水,去燥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早上起床后可喝一杯温水。

除此之外,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多喝蜂蜜少吃姜

营养学家说,季节进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蜂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精神调养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轻松运动

秋高气爽,到户外进行跑步、打拳、舞剑、做健身操、爬山或去公园散步等,可以迅速使机体消除“秋乏”的感觉。尤其是舒展肢体的活动还能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要注意的是不宜进行高强度和剧烈运动,锻炼时应以微汗为适,切忌大汗伤及津液。

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常言道,“春捂秋冻”。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

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

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zp/5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粉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