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粉葛 > 粉葛种植 > 正文 > 正文

三打白切鸡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7 11:01:14
李卓比革鲸评委

你试想,一只千里迢迢从老家来混长沙的清远鸡,给白切了却韵不到鸡味,岂不白白被切?丢不丢鸡?同行怎么看它?还怎么在家禽界混?

当我第三次来这家店,终于满意地把盘中最后一块黄澄澄、皮滑肉爽的白切鸡吞进肚里,嗝儿……嗯,前两次吃鸡的经历,就像快闪过赵本山大叔的这段弹幕。

鸡鸡复鸡鸡,没有木兰当户织,只有我、姜姜湖两馋人的找鸡之路。听说车站北路湘域智慧的六间海餐厅,可能是长沙第一家用到地理标志性产品现宰活清远鸡,做白切鸡和打边炉的店,我俩鸡情澎湃。年最后一个月末,三次上门吃鸡。为毛吃三次?皆因一心要吃“鸡味”!

作家乔叶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所有的食材都有物性,物性不会说话,它也不用说话,它的颜色、气息、质地都明明白白地在替它们说话呢,说的还可能是再实不过的实话。

鸡也是如此。在长沙吃过N次所谓的广式白切鸡、盐焗鸡、打边炉活鸡,但和鸡的对话一直不蛮愉快。鸡肉总是太柴不油润,尤其,没有那种从骨髓和皮下脂肪透出来的“鸡”味。

六间海老板沈军是广东罗定人,之前在徐记海鲜做品控,自信对家乡鸡的物性很有了解。话说第一次来这里,面对两个急于找鸡的男人,他递上一份鸡的身份证先——他的鸡,千里迢迢从清远的清城、英德等四大地标产区来,算鸡出名门吧。关键,还是活着来的。来长沙集中寄养后,再现宰现做。

一打白切鸡

第一回端上的这只鸡,色泽如图,有点像姜姜湖老师喝酒吃辣导致大出血后那张寡白的脸,没有印象中的皮色金黄;刀法不蛮利落,摆盘有些零乱;味道倒是爽嫩,但整体偏淡,特别是,骨髓没带血啊,少了期待的鸡味!

蘸料还算出彩,一碟对长沙人口味的豉油泰椒圈,一碟姜葱茸(算是广州白切鸡文化遗产清平鸡的标配),可择一,也可过桥。

遥想几年前在广州宝华路上吃到的文记壹心鸡,那只鸡皮色亦不算金黄,但真真是皮脆肉滑,肌骨间嵌着绯红的血肉冻(胶脂啫喱层),嚼起来骨头都透着鲜!

两相对比,对这只远道而来的清远麻鸡不免有些失望。

不过,文记壹心鸡不是普通盐水浸,而是用了大地鱼、瑶柱、香叶做的白卤水。六间海这只鸡是什么水煮的?卖个关子先。

清远鸡元/只,可以半只起卖,打边炉锅底另收费。

尽管头一回没韵到鸡味,但店家几道小菜用心,聊以慰藉,朋友们来一定记得照单点。

上面这道菜叫冬茸海鲜汤,用铁棍山药泥筛细后熬成羹,加入去皮切成西米露颗粒一般的冬瓜茸,用鲜虾、瑶柱、海贝调味。

含口羹汤舌头一抿,冬瓜茸带着海味和甜润融化在口腔,单身汉估计会立马想找个会煲汤的堂客,韵一回卓文君“为君洗手作羹汤”的味。

这一大煲海鲜靓汤,48元,还实惠啵?

河鳗也叫白鳝、日本鳗鲡,不管是日料蒲烧,还是广佬的蒸盘龙鳝,都比较肥腻且有股挥之不去的泥腥气。六间海这一煲啫啫河鳗,肉质偏瘦更脆弹,一点也没泥腥气。精妙在于对于豉汁的料理,是湘菜缺乏的。要用阳江湿豆豉,以红葱头、蒜头垫底,可能还加了些许新会陈皮。

沈军说,食材用的是“瘦身鳗鱼”——在育肥到一定阶段后,换到水库清冽的冷水里养一段时间再上市。这也不算什么噱头,长沙开天渔庄里早已有之。

河鳗88元/斤,不收加工费,一份一斤二三两左右。贵不贵,自己算。

这是我最爱的小菜,鸡油炒水东芥菜,没有之一!水东芥菜之美,蔡澜先生早已安利过,广东地理标志蔬菜,青翠无渣。不过好像他老人家推荐的是做泡菜。

沈军用鸡油炒,略断生即出锅,生脆而回甘,满满镬气,间杂的猪油渣更是神来之笔。需要说明的是,芥菜带有十字花科蔬菜特有的芥子油清苦味和“冲气”,你之砒霜,或许我之糖蜜,自己看着点。

二打白切鸡

第二回来吃鸡,有感觉了——如图,鸡皮黄澄澄,闪着油润的光泽,我忽然想起王国维老夫子在《人间词话》里说的求学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求鸡何尝不是如此哦,只教姜姜湖为鸡消得脸寡白?

夹一筷子入口,鸡的油脂香气渐丰,滑爽依旧而鲜味更浓,但和在粤港吃的本地白切鸡比,隐约还是缺些鸡味。再一细看,乖乖,还是骨血全无,骨肉间没有鸡冻。

为什么这次品相和味道会比上次好?沈军的答案或有道理:上次吃的鸡,宰杀褪毛后不足一斤九两,那一批次的鸡鸡龄不够,导致鸡味不足。“我们的鸡一般要养足天至天,过之则老,不足就缺鸡味。”

沈军说,这一批次的鸡每只平均是两斤二三两,比上次多养了一二十天。

前面说到的,用什么水来煮鸡,也有影响。文记壹心鸡用到白卤甚至海味,有的五星级酒店会用到鸡架熬出的高汤浸煮,当然滋味更浓;

按他的说法,六间海的鸡只简单用葱姜盐水浸煮后再入冰水,浸鸡的水就像老卤水一样,用毕后烧开再隔夜,可反复用两到三天,越往后水里的鸡味越浓。很可能第一次的鸡较淡,是用的新盐水煮的。

出于对自家鸡的自信,他不愿用白卤或高汤。

为什么没有鸡冻?沈军认为是冰水浸的时间略短。

三打白切鸡

前两次吃过不甘心,来第三次!这一回,我们点了一鸡两吃:白切和打边炉。这一回,白切算是没白切——鸡皮金黄爽滑,骨头和油脂里渗出的咸香滋味,丝丝透入鸡肉。

老姜一拍大腿:还蛮像我在广州住两年吃过的那咋味!找鸡找到了高潮,他那寡白的面皮上仿佛染上红霞……

如图,鸡骨有了胭脂红一般的骨血。这次更好吃,可能是浸煮火候把握得好。想告诉各位长沙口味的朋友,食材可靠的话,尽管让师傅做出带血的白切鸡,肉质会更爽滑。

可惜,这次还是没有鸡冻。鸡冻就像分子料理里浓缩了鸡味的啫喱,没有怎能让人激动?

打边炉的鸡,则呈现出迷人的少女粉。鲜宰好在有新鲜鸡杂和鸡血,鸡胗脆爽,鸡血幼滑,又带我们重温了白切鸡的高潮。

打边炉把鸡吃得差不多,就可以用浓汤来浸海鲜了。推荐现开的山东乳山蚝打边炉,虽说品质达到生吃标准,但生食的乳山蚝风味贫乏,没有吉拉朵的奶油和坚果味,也没有熊本的清甜,还是让它当鸡汤的小三吧。

第三次我们吃到加了南瓜茸的冬茸海鲜羹,讨喜的金色,像不像杨枝甘露?

最后,账单奉上,对价格做一个说明:

李卓的观点

关于白切鸡

一个月里,两个男人接连三次上门吃鸡,还总是出难题、发牢骚,所幸老板沈军没有认为是踢馆而关门放狗。赞一个。

个人以为,这篇算得上是长沙的找鸡指南吧。(莫想歪,找的是粤味白切鸡)既然指南,再讲几点:

1、清远鸡要有鸡味,必须用手工物理脱毛,千万不能用机器脱毛,机器会让皮滑肉嫩的鸡肉质松弛,找鸡时先问清。

2、上海和江浙地区的白切鸡,装盘前大都会刷一层麻油;湛江白切骟鸡,会刷雷州半岛特产小粒花生油;六间海的鸡在装盘前不刷油,只是在冰水里捞出悬挂前,在鸡身上刷自家用干葱、洋葱炼制的鸡油以保持润泽。装盘前刷油,沈军认为太过油腻。

3、蘸料小中见大。广东的店家会用花生油,分热淋和冷浸两种方式处理姜葱茸蘸水,热淋特点是香气瞬间迸发,姜味烈些;冷浸则香气淡而持久,姜味醇一些。沈军用的是鸡油,既不热淋也不冷浸,而是折中用温油泡。

姜姜湖的观点

关于白切鸡

吃个鸡做个评,被老李通篇揶揄了一遍,算了,毕竟吃到了好鸡。

如老李所说,鸡是好吃的,虽和广州酒楼吃到的还有一点点距离,但也可望其项背,相当可以了。白切鸡在长沙能做到有鸡味,肉质柔韧多汁不柴,本来就不易,只是奉劝各位食客,鸡骨一定要求店家要带血,一旦鸡骨断生,这鸡的口感要打三分之一的折扣。

打边炉也是一个意思,只是火候归自己掌握,如果是我,就煮四分钟,比曙光路的广佬鸡强,主要是鸡更好。照我看鸡块还切小一些涮起来更方便。

鳗鱼好吃,是老李的心头好,话都被他说完了,我同意他的说法。

另外有道避风塘做法的石头蟹值得一试,石头蟹是小海鲜,不大,只有野生的吃,算是这个季节最丰满的蟹了,现在吃兴许还能蒙中两只有膏的。避风塘蒜酥炸得不错,金黄有味,这种做法可与盐焗并列于清蒸之后,都是我极喜欢的烹蟹方式。

水冬芥菜可看出些许问题,有一次吃极为鲜甜,但直播那天吃又有些许过火,大师傅稳定性要加强,虽然稳定对于中餐来说有点难,但总得尽力去做不是?

总之,在长沙吃白切鸡这道传统粤菜,去六间海是没得错的,至少今天我还找不到比他家更强的,相信即便是广东当地人来吃也不至于失望吧。

戳下方视频,回看比革鲸在六间海吃鸡的直播,毕竟对于吃鸡鸡,百闻不如一见。

往期精彩推荐

1、想了解真正的湖南美食,这些酒楼您非去不可。

2、烧烤西施长夜未央

3、终于在长沙找到了碗极清澈的羊肉米粉,那是傻傻的味道。

比革鲸

地方美食地方评

长按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zz/9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粉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