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粉葛 > 粉葛产地 > 正文 > 正文

细说ldquo两葛rdquo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7 12:54:36

葛根羹

--------------

炎炎夏日,来一碗葛根羹,清热生津止渴,不失为解暑的好办法。

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植物。它又名“葛藤”,长10米以上,在中国南北各地都有广泛分布,无论山谷、坡地,还是灌木丛都可生长。“葛”可以说全身都是宝,它的茎皮纤维可以搓成绳索,作为编织或纺织的原料。我们在古书中常常看到有“葛衣”、“葛履”、“葛巾”等。葛藤的根,就是我们常说的葛根,不仅是一味中药材,还是一些地区的一种常食蔬菜。此外,葛的花、叶、种子(葛谷)也都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葛根

葛根,早在《诗经》中就有采葛而食的记载,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则详细记载了葛根的药用价值:“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等。葛根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历史,有“亚洲人参”的美誉,在年葛根正式被国家卫生部批准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录。

祖国医学中,最常用的是“葛根”。目前市场上药用葛根来源主要有2种:

(1)葛根,又称野葛,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2)粉葛,为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近年来,随着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保证用药的准确性,我国的药典从年开始,将来自“野葛”的称为“葛根”,也叫做“柴葛”,将来自“甘葛藤”的称作“粉葛”,作为两个药材分列。甘葛藤以人工栽培的居多。野葛一般在7、8月开花,8-10月结果。葛根的采挖多在春、秋二季,挖出后洗净,除去外皮,然后切片晒干或烘干。从药材切片上看,葛根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白色的小方块,质韧,纤维性强。但目前市场上仍存在葛根、粉葛不分的现象。

古代已将葛根和粉葛视为两种药。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记载:“葛根,味甘,平,无毒……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生者捣汁饮之,解温病发热……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尔。”是指现今葛根。粉葛根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唐代以前,医家认为柴葛入药比较好,粉葛主要作为食疗,也可作为药用,但是品质不及野葛。这种观点经唐代、宋代,一直延续到明代。李时珍明确指出:“葛根野生,有家种……”。

葛根和粉葛的区别

葛根

现代分析表明,葛根中的葛根素含量是粉葛的8倍以上,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降血压、降糖降脂等作用,可用于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粉葛和葛根相比,质地更硬些,粉性更强,在功效上和葛根类似。两者均能用于解肌、升阳止泻、生津止渴。但葛根偏重于解肌发表,升阳止泻,善解项背肌肉拘急挛痛,而粉葛则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之力强于葛根,常用于治疗消渴病,以祛肺胃之热、润肺胃之燥。作者简介赵前思女,主管药师,医院从事中药相关工作。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编辑出版中心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药房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cd/610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粉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