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味历史悠久的经典药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几千年来沿用不衰;它是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水土保持植物,有“大地良医”的美誉,它就是葛根。
说到葛根,不得不提一位人物,他就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葛洪。相传,年前,葛洪回到故乡——江苏句容。他发现,当地一种青藤的根能清热解毒,祛燥消疹。适逢当年瘟疫流行,葛洪广采这种青藤根入药,让百姓服用,治好了很多病人,从此人们尊葛洪为“小仙翁”,并将这种青藤称之为“葛”,这种青藤的根,就是我们常用的中药——葛根。
葛根、粉葛要分清
传统习惯将基原不同的野葛和粉葛统称“葛根”。随着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保证用药的准确性,《中国药典》自年版起就按植物不同来源将葛根分列为葛根、粉葛两个品种,把粉葛单列出来。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主产于大别山和陕西汉中地区,此外在重庆、四川等地也有分布,且以野生资源供应。粉葛为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主产于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多为人工栽培。葛根和粉葛虽属于同科同属植物,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异,一般来说,葛根常入药,粉葛常食用。
葛根的药用优势
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被称为“血管清道夫”。药理研究表明,葛根中葛根素含量达2.4%,是粉葛根的8倍。因此,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时宜用葛根。
葛根的临床应用
1、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辛凉解表药同用。若风寒感冒,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等症,常配伍柴胡、黄芩、白芷、羌活等药,如柴葛解肌汤。风寒感冒,若表实无汗,恶寒,项背强痛者,常与麻黄、桂枝等同用,如葛根汤;若表虚汗出,恶风,项背强痛者,常与桂枝、白芍等配伍,如桂枝加葛根汤。
2、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若麻疹初起,已现麻疹,但疹出不畅,见发热咳嗽,或乍冷乍热者,可配伍牛蒡子、荆芥、蝉蜕、前胡等药,如葛根解肌汤。
3、治热病津伤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治疗消渴证属阴津不足者,可与天花粉、鲜地黄、麦门冬等清热养阴生津药配伍,如天花散;若内热消渴,口渴多饮,体瘦乏力,气阴不足者,又多配伍乌梅、天花粉、麦冬、党参、黄芪等药,如玉泉丸。
4、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苔黄脉数,或湿热泻痢,热重于湿者,常与黄芩、黄连、甘草同用,如葛根芩连汤。若脾虚泄泻,常配伍人参、白术、木香等药,如七味白术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9-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注意事项
虚寒者忌用,胃寒呕吐者慎用。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振东健康商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