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粉葛 > 粉葛药理 > 正文 > 正文

今日小暑丨知了风轻汗如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30 12:23:31
白脸风有什么症状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0.html

没有荷花与西瓜的夏天,

就不叫夏天。

你记忆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

是蝉鸣无休无止,温度三十五六;还是扯着领口晃动,无奈抑制不住的汗流?

也许,大家记忆中的夏天,更多是这样的:午后从窗外打进屋里的模糊光晕,电风扇发出规律的嗡嗡声响,被挖空了瓜瓤的半块儿大西瓜,蝉鸣娃叫的荷塘月色……

盛夏,便是如此,带些慵懒,眷恋清凉。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蟋蟀居宇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荷塘风光

曾有梁元帝在《采莲赋》中说:“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采莲虽为江南的夏日旧俗,但到了如今,那荡着木舟,划着双桨,深入荷塘采莲嬉戏,放声歌唱的兴致仍不减当年。夏日的清凉,则莫过于此,就连朱自清在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下,也不禁感慨万分,心生冷寂。

文人的世界,最易触景生情,思绪杂糅;终归是普罗大众,我们对这荷塘月色的向往多是动机纯粹的,寻寻觅觅,只为纳得一份清凉。

暑月剖之,脆若嚼冰

虽说如今的瓜种样多,吃法各异,又有速冻手段,但怎么吃都不及古人吃瓜那样略带苍劲、古朴纯真: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水晶。下咽顿有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文天祥的这首《西瓜吟》堪称是最令人酣畅淋漓的吃瓜场景描述。

一个“斫”(zhuo4)字,生猛形象,清脆爽朗的瓜裂声,有如探秘桃花源那般兴奋:初极狭——均匀裂缝里的宝石红隐隐若现;豁然开朗——成片的红瓤夺人眼球,早已顾不上那么多,怕是端庄淑雅的林黛玉见了这粉硕多汁的果肉,也会吃得满嘴红渣。

炎夏吃好瓜,是整个夏天的幸事,每一次的大快朵颐,当是倍觉豪情迈迈。

小暑养生,祛湿消暑

民间有谚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为蒸,意为溽景薰天,不但天气炎热,而且湿气颇重。此时,人最易上火、食欲不振。此时养生,更侧重祛湿消暑。

岭南的本地人,自然对一盅冬瓜荷叶老鸭汤不陌生,食谱如下:选取克冬瓜,少量鲜荷叶,冬瓜荷叶老鸭汤、赤小豆各50克,生姜4片、老鸭半只,猪瘦肉50克,拌入瓦锅,大火煮沸、小火慢熬,三四个小时下来,一锅老火汤就此而成。

在中医看来,冬瓜、荷叶为消暑清热的不二好物,而老鸭肉性凉滋补、土茯苓祛湿、赤小豆健脾,各物尽其所能,对症养生,一盅下肚,回味无穷。

下厨煲汤,是件颇为讲究的事,从选材到备材,再到出锅,至少得费上一整个上午的时光,如此一来,生活就像充满着仪式感,认真而细致。

夏天晴雨不定,若天气好时,没什么要急着做的事,也没有特别想见的人,大可摘几片喝饱阳光的荷叶,切几片西瓜,沏一壶好茶,闲看云卷云舒,那般惬意,才最令人欣往。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独孤及(唐)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武元衡(唐)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 。

暮秋重过山僧院

李频(唐)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你推荐

!上海房地产未来几年怎么发展?沪住房“十三五”规划来了!

80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专访

美国 联邦法院律师张*解读章莹颖案:利用沉默权,嫌犯或判“无罪”?

“厕所都不够用,怎么对抗中国?”印度防长遭本国网友强势打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ef.com/fgyl/933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粉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